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赵彩霞 记者 黄慧仙
公共建筑碳效治理如何变得更“聪明”?不“靠天”吃饭的西红柿为何亩产喜人?在“碳达峰碳中和”领域,浙江基层实践智慧竞相涌现。
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,作为全国生态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2023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又将带来哪些惊喜?
(相关资料图)
在大会召开前夕,记者走进浙江湖州,透过一项项低碳创新成果,感受科技赋能之下的绿色脉动。
推出“碳效码”,对建筑能耗科学“称重”
“双碳”和能源“双控”背景下,如何精准提升产能效率、把握好产业升级节奏,是一道难题。
从工业领域到建筑领域,湖州正尝试用一个“碳效码”求解。
在传统概念里,燃煤用电高的企业被视为碳排放大户,但实际上,建筑业也是碳排放的高手。今年3月,湖州正式发布建筑“碳效码”,建筑“碳效码”智慧平台实时监控着各类建筑的用电情况和碳排放,一屏掌控建筑的“碳足迹”。
据介绍,区别于传统静态的绿色建筑评价模式,建筑“碳效码”可以依据建筑运行的实际能耗数据,标准化测算(碳排放因子)建筑综合能耗强度和碳排放水平,进行对标公示、分析预测,对建筑能耗进行科学“称重”,从而实施精准化节能降碳管理。“对于碳排放量高的建筑,建筑“碳效码”还会帮助诊断原因,形成分析报告,供业主单位精准掌握建筑碳排放信息,及时改进用能降碳管理。”湖州市数字集团(智慧城市研究院)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震表示。
“我们将酒店走廊的长明灯改为雷达灯,以及客房窗户和空调进行联网改造,实现窗开空调闭,接下来还将会对酒店地下车库、大堂等场所进行改造,通过改造,预计酒店每年可节省11万度电。” 湖州宾馆工程部主任丁红峰表示,使用“碳效码”不仅可以产生经济效益,也是“双碳”目标的积极响应。
建筑“碳效码”将湖州公共建筑分为办公、商业综合体、宾馆饭店、教育等8大类型,因类施策分析影响因子,建立差异化评价体系,能够最大程度保证建筑“碳效码”评定结果的公平性。
此外,绿色效应还在不断叠加。据悉,湖州市还将推出《湖州市建筑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》,以“碳效码”分级方案为基础,试点推行差别电价、阶梯电价,推动既有建筑能效提升。与此同时,还将以“碳效码”碳配额度为基础,试点推行建筑领域碳交易机制。
搭建可以吃CO2的大棚,探索农业低碳新模式
乡村振兴背景下,农业低碳如何开展?德清的低碳生态农场建设成为亮眼探索。
“用最少的地种最多的番茄,目前整个工厂一年能减少碳排放540吨。”日前,记者走进湖州德清水木番茄蔬菜工厂,温室大棚内,棚顶是一根根规划有序的输送管道,一大片蔬菜培育架整齐排列在下方,一排排红彤彤的番茄交错爬满枝头。工厂负责人说,他们采用一系列低碳化农业生产技术,工厂的水和肥料全部循环利用,土地、水等节省率都在90%以上。
该蔬菜工厂是国内首个具备全系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工厂。据浙江水木九天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李佳幸介绍,工厂以种植薄皮番茄为主栽培,全过程智能化,培育土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椰糠条,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,可实现年产蔬菜126万公斤,亩产相当于传统农业种植的50倍,而周边发电厂的热废电可以提供蔬菜工厂运营,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蔬菜吸收,以此达到碳减排、碳中和的效果。
眼下,该工厂的面积正在不断扩大,未来生活馆、未来农业科创中心、未来农业装备制造中心等正在搭建中。李佳幸说,待项目建成后,这座数字化低碳工厂的优势将被进一步放大。
2023年以来,湖州以“肥药两制”改革为引领,依托“浙农优品·双碳账户”数字化场景应用,开展低碳生态农场建设和农业碳排放核算试点,打造一批低碳生态农场样板。目前,全市已创建省级低碳生态农场27家,国家级4家,计划到2025年建成省级低碳生态农场90家。
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,加速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
建好绿水青山,做大金山银山,需要更多科技的力量。从实验室到生产生活应用,越来越多的“双碳”技术正走出实验室,推动产业变革,改变群众生活,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力量。
“我们针对生活农业固体废物、危险废物等通过物联网、大数据、大模型及循环再生固体废物源头减量——智慧收运——无害化处理——资源再利用的全产业链发展,有效对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,推动低碳可持续发展。”美欣达环境产业研究院副总经理陈斌表示,截至2022年底,累计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量4108.05万吨,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26.56亿度,节约标煤512.81万吨,累计二氧化碳减排1261.80万吨。
在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,智能无人系统、智能工控系统、智能感知仪器等领域,积累起一批自主可控且走产业化的重要科技成果。新一代水泵节能控制系统,该系统采用自适应变压技术和 多泵协同智能优化技术,比水泵节电20%-70%,比市面主流的恒变频技术节电10%-30%,单组泵每年可节约数万乃至数百万电,全湖州每年可以节约数亿度电。
近年来,一批研究院落地湖州,加速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。据统计,湖州引进设立新型研发机构45家,其中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和浙大湖州研究院落地两年来,集聚各类人才1126名,孵化和引进产业化项目51个。
更多的绿色低碳应用在湖州得到拓展,南浔区首个“零碳工厂”投用、长兴县建成全国首个跨省数字化“全电物流”、吕山乡建成“光伏牧场”……
行走在湖州大地,透过一项项科技成果,绿色正成为这里发展最动人的色彩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下一篇:最后一页
2022年5月18日0—24时,天津市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(其中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)。新增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。
根据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》和有关规定,现将拟任职干部情况公示如下,请予监督:郭涛,1972年3月生,大学,管理学博士,中共党
随着郑州市三项工程一项管理城市道路综合改造的进程,金水区北三环沿线实现了美丽蝶变。金水·环岛公园内大块草地绿意盎然,月季廊架温情浪
5月18日0—24时,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例(许昌市11例),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例(郑州市4例,许昌市4例,鹤壁市1例),无新增本土疑似
5月19日,郑州市航空港区2022届高校毕业季云招聘活动正式启动,本次云招聘活动是区人才办联合智联招聘,以青云职上 港好有你为主题进行的
X 关闭
X 关闭